大陸「消費金融公司」正式上路,這項新措施或許如同中國銀監會的說帖形容:是「創新的金融產品,滿足消費者不同層次的需求,提高消費者生活水準」。
不過,這種免抵押、無擔保,一小時就可取得貸款,是否會讓前幾年台灣因金融機構大量發行現金卡,最後導致消費者淪為「卡奴」的現象,未來在大陸重演,值得關注。
中國銀監會不是沒有設下防火牆。在「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中處處可以看到銀監會設計的監管制度;例如,為避免「過度消費」,限制放款餘額不能超過月薪的五倍。
但因消金公司設計的初衷就是鼓勵「消費」,如果一個人想買東西但臨時缺錢,消金公司可在不到一小時內,不需任何抵押就放貸。
這固然有助於促進消費、擴內需,但萬一大陸民眾因一時衝動,大膽借錢消費,日後恐將面對「錢怎麼還」的問題。而且這項新的金融工具,也將考驗中國人長期以來「量入為出」的金錢觀。而正是這種相對保守的消費及理財觀念,才讓中國得以在這次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中全身而退。
此外,儘管大陸在管理辦法中已特別要求消金公司,對於逾期貸款的催收要採取合法方式。但類似台灣在債務清理條例施行前,卡債族必須日日夜夜面對不肖討債公司以各種不當手段摧討欠債的問題,日後恐怕還是會在大陸出現。